六载蓄力攻坚,一朝蝶变跃升。7月10日,在遂宁召开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现场工作会议上,宜宾市分享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实践。会上,宜宾市获得2024年度四川省营商环境评价“优秀”等级,这是宜宾首次跻身全省营商环境优秀行列,实现历史性的跨越进位,也是宜宾六年来首次进入全省优秀行列,标志着宜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九游官网app环境初步建成。
活动现场,一组数据引发广泛关注:近三年宜宾累计签约项目533个、投资额超4000亿元,吸引60余家上市公司、1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20余家中国500强企业相继落户……亮眼“成绩单”的背后,宜宾做了什么?
“投资信心的坚定和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宜宾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快速投产、员工安居乐业提供了坚实后盾……”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伟平的感慨道出了众多企业的共同心声。宜宾的破局之道始于构建全链条服务机制,让企业从“引进来”到“留得住”再到“发展好”无缝衔接。
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企业兴则经济兴,企业稳则经济稳。招商引资环节,宜宾创新“漏斗型”工作机制成为核心抓手。通过产业链招商精准匹配上下游、基金招商解决资金痛点、场景招商提供应用市场,宜宾推动企业从“落地”向“根植”转变。如今,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已入选“2024中国民营经济产业集群百强”,成为产业生态培育的典范。
政策落地生根,服务永无止境。今年,宜宾发布了《宜宾市“宜企暖心、解难纾困、护航发展”专项行动方案》,全市1453名领导干部为4345户“四上”企业提供 “一对一”包干服务,全流程跟踪闭环化解企业困难诉求,以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我们真切感受到政策的温度和力度,在这些利好政策的激励下,我们将持续发力,深耕光伏产业赛道。”宜宾英发德耀科技有限公司法务经理吴凯说。
“在宜宾办企业,成本账算得清、降得实。”这是许多企业家的共同感受。近年来,宜宾坚持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从金融、土地、用能等关键要素入手,为企业发展减负松绑。
作为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宜宾出台《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激励办法》,成功获批“省级绿色金融创新试点地区”,开展上市后备企业“金种子”“银种子”培育,截至2025年5月末,全市新发放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92%。此外,土地与用能成本大幅下降为企业营造良好环境。宜宾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与“交地即交证”改革叠加发力,让办理时限压缩85%、材料精简83%,项目落地周期缩短2—3个月;全省率先推行的供水接入费用分担机制,实现红线外用水报装零成本;宜宾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后,供电能力提升40%,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创新成本的“减法”换来发展“乘法”。2024 年,宜宾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累计为企业减免税额超22亿元;“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市”的落地,更推动全国首个《白酒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地方标准立项,让创新成果得到全链条保护。
“您好,我是今天的窗口服务人员,您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向我咨询。”自2024年4月起,宜宾全面启动“局长跑流程”活动,各部门负责人化身“办事员”深入一线,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办理时限的场景比比皆是。
今年,我市“局长跑流程”活动重点围绕发展改革、市场监管、税务、医保等与企业群众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展开,以“减环节、压时限、降成本、优体验”为目标,推动10个部门精简环节28个、压减29%,22个部门压缩时限315个工作日、压减42%,成为宜宾营商环境跃升的直观写照,为打造“环节最少、效率最高、获得感最强”的政务服务环境描绘生动注脚。
法治环境持续优化更让企业安心。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宜宾打造全省第二个、川南首个高能级法律产业集聚区——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汇聚司法、仲裁、律所等法律服务资源,构建“一站式”法治服务平台,今年以来,共受理民营企业诉求475件,已办结184件,依法保护企业家权益。此外,宜宾推行“一目录、五清单”精准高效监管,依法实施“首违不罚”“轻微免罚”;全面推行涉企小额纠纷简易程序,纠纷在院时间同比缩短21.51天,让企业在公平环境中轻装上阵。
首获全省营商环境“优秀”等级,既是肯定,更是起点。下一步,宜宾将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宜企暖心、解难纾困、护航发展”专项行动,以“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的实效,让营商环境的“优”不断催生投资热土的“热”,为四川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宜宾力量。(宜宾融媒 陈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