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NINE GAME)官方网站-娱乐也可以创造财富

专家呼吁更新儿童血铅标准!19年未变、现已具备相关条件-九游娱乐

专家呼吁更新儿童血铅标准!19年未变、现已具备相关条件

  近日,甘肃天水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233名儿童血铅异常事件引发关注。7月12日,甘肃省委省政府成立调查组展开提级调查。事件发生后,不少家长对于儿童血铅标准十分关注,但《生命时报》记者发现,我国当前使用的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标准是2006年发布的,19年来没有更新。对比国际标准,有专家呼吁,我国已具备更新相关标准的条件,可以考虑将儿童血铅干预线微克/升。

  “铅与汞、镉并称为三大重金属污染物,铅对人体有害无利,没有安全阈值,任何剂量的摄入都可能造成健康损害。”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曹素珍表示,铅污染来源较广,既包括工业排放,如燃煤、矿石开采与冶炼、铅酸蓄电池制造与回收等人为来源,也包括海盐气溶胶、森林火灾等自然来源。生活中,铅的人体暴露来源也很广泛,比如受铅污染的空气、水体、食品、土壤、灰尘,还有含铅涂料、含铅管道、劣质玩具和文具、违规化妆品和染发剂、二手烟等非环境来源。这些无处不在的铅会通九游娱乐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等进入人体。

  曹素珍表示,孩子是铅中毒的主要受害者。一方面是因为不少儿童经常“吃手”,会摄入劣质玩具、灰尘、旧房屋油漆等含有的铅。另一方面是其生理特点决定的。儿童胃肠道对铅的吸收率是成年人的4~5倍,呼吸道吸收率为2~3倍,排泄率却较低,因此铅容易在体内累积。儿童骨骼更新快,铅容易从骨骼释放入血液;由于血脑屏障发育尚不完全,铅容易进入大脑,如果体内长期铅浓度超标,将对智力和全身健康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近年来,全球发生过多起铅中毒事件。2014~2016年,美国密歇根州弗林特市将水源切换至未经充分处理的弗林特河,导致供水管网铅析出及军团菌病暴发,造成至少12人死亡,数百名儿童血铅超标。这场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在美国影响深远,也给全球敲响警钟。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数据与评估研究所估计,2021年全球范围内超150万人死于铅暴露。

  血铅达到多少就应干预?曹素珍介绍,我国当前沿用2006年原国家卫生部发布的《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标准:儿童血铅低于100微克/升是可接受水平,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100~199微克/升即为高铅血症,高于200微克/升为铅中毒。成年人方面,2024年发布的《职业性铅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诊断标准》规定:血铅超过600微克/升属于铅中毒。

  国际上,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临床铅暴露管理指南》中,将50微克/升设为儿童血铅干预参考标准值,高于50微克/升时就要立即干预;美国于2012年和2021年两次修改标准,先将儿童血铅干预参考值调整至50微克/升,后又改为35微克/升。2021年,我国国家卫健委面向社会发布《0~6岁儿童血铅参考限值标准》征求意见稿,建议将判断儿童血铅偏高与否的依据改为50微克/升。但“意见稿”至今未再有进展,目前临床参照的仍是2006年的标准。

  今年3月,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段小丽教授与曹素珍副教授等在我国《环境与健康》期刊发表论文呼吁,中国亟须将儿童血铅干预参考值更新至50微克/升,主要有四点依据。

  严标准提升重视度。近年来人群血铅检测发现,我国儿童平均血铅水平虽已降至26.7微克/升,但仍高于一些发达国家,日本为10.6微克/升,美国为5.81微克/升。更严格的血铅干预参考值有利于引起社会重视,防范儿童铅暴露风险。

  高标准筛出风险者。目前,美国基于全国性儿童筛查,以人群监测数据中第97.5百分位数的血铅水平作为参考值和干预管理决策依据。我国2017年国家人体生物监测数据显示,3~5岁和6~11岁儿童血铅的第97.5百分位数分别为50.95微克/升和45.87微克/升。如果将血铅干预参考值设在50微克/升,会提早筛出高风险人群,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带来健康经济红利。研究发现,血铅浓度每降低10微克/升,儿童智商分数可提高0.185~0.323分;智商每提高1分,个体未来的劳动生产力将增长1.76%~2.38%。基于这一计算模型,如果实施新的血铅干预参考值,预计可为我国带来7.03万亿~16.59万亿元的潜在年经济效益。

  现有条件提供保障。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环境改善突飞猛进,居民健康素养稳步提高,都为更新儿童血铅干预参考值提供了有利条件。具体来说,2025年6月发布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显示,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已从2010年的9.4%上升到2024年的18.3%,煤电装机占比首次降至40%以下,从源头上遏制了铅污染;今年4月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一季度环境空气质量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铅污染治理提供了良好环境;健康监测网络的系统化发展,如健康档案、健康码的普及,为制定血铅治理方案提供了依据。

  曹素珍表示,更新标准虽然会提高医疗成本、监测投入等,但从长远来看,做好血铅管理不仅能有效防范铅中毒,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能弥补短期管理成本。

  曹素珍表示,为了让我国儿童远离铅带来的健康风险,除了科学设定儿童血铅干预参考值外,还需要政府、医疗卫生部门、家庭等多管齐下,共同努力。

  动态更新标准。铅对人体无安全剂量,儿童血铅干预参考值应动态更新,建议每5~10年依据全国生物监测数据调整和修订。

  完善监测体系。未来卫生管理部门应将0~6岁儿童血铅筛查纳入常规保健项目,并扩大监测范围,以识别和监控儿童铅暴露水平。对铅矿、冶炼工业集中的高风险地区,开展针对性定期监测。

  增加医疗投入。血铅筛查对检测技术有较高要求,需要确保县级及以上医院具备静脉血铅检测技术,统一实验室操作规范,减少机构间检测差异。标准更新后,需要干预的人群可能有所增加,可适当扩充职业病防治科室资源,培训儿科医生处理铅暴露案例,储备驱铅药物,优化治疗方案。

  重视溯源工作。国家在重视新污染物治理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关注铅这类传统污染物的健康风险,持续投入科研,进行环境铅污染及人体铅暴露的溯源,尤其是高风险区域及敏感人群。同时,大力推动人体铅暴露溯源方法标准的发布,为类似甘肃儿童血铅超标事件的责任归咎、污染来源的及时查找、暴露途径的有效阻断,以及铅暴露风险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支撑。

  协同治理污染。治理铅污染源头,需要多方联动。环保部门应加强工业区周边土壤和空气铅浓度监测;食品安全部门须严打食品非法添加;教育部门应监督学校食品和用品安全。

  提高防铅意识。居民应避免选购颜色艳丽的劣质陶瓷或搪瓷制品,尤其要警惕内壁有彩绘的,其铅含量可能超标。使用不锈钢、玻璃、陶瓷餐具时,应查看是否有质量认证标识(GB4806)。储存食物时不用彩色塑料袋,尤其不要装醋、果汁等酸性食物,以防铅析出。家长应适量多给孩子吃些奶类、瘦肉、坚果等富含钙、铁、锌的食物,减少铅在肠道的吸收。孩子玩耍后、饭前便后要认真洗手,不让孩子啃咬彩色玩具、涂有彩色油漆的铅笔等可能含铅的物品。房屋装修时选择无铅环保漆,施工期间让孩子远离现场。家长定期用湿抹布擦拭家具、地板和孩子的玩具。带孩子外出时,少去交通拥堵路段,远离工厂、加油站等可能有铅污染的场所。从事电池制造、油漆喷涂等可能接触到铅的家长,回家前应洗澡、更换衣物。儿童、生活在污染风险较高地区、存在职业铅暴露风险等人群,应定期进行血铅检测,发现异常及时干预治疗。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www.sainuojun.com/quicknews/2766.html
【首屏新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2024)》出版发
东财景气驱动混合发起式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837万元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