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漫过阳泉的街巷。摇下车窗,后视镜里不仅有载着孩子的电瓶车,还有圆头圆脑的无人车。穿梭在阳泉街头,这些顶着传感器的无人车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一道风景。
在阳泉市车城网数字经济示范运营基地的中枢平台前,工程师轻点屏幕,一个由上千个路侧感知设备编织的“城市神经网络”跃然眼前。
曾几何时,这座因煤而兴的山西老工业基地,留给世人的印象仍是烟囱与矿车;而如今,它已悄然变身为全省智慧交通的先行者。
早在2018年,阳泉与百度、中国信通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仅一个月,22辆搭载百度Apollo系统的测试车已驰骋在五盂高速阳泉段;
2020年,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示范区启动建设,大连街6个关键路口挂装智能设备,让“路”学会思考,随着“车城网”项目全面铺开,44个智能路口与原有设施相连,织就全域感知网络。
支撑这场变革的,是硬核的基础建设。作为全国首个全域开放自动驾驶的地级市,阳泉市现已完成全市主城区36个信控路口的智能化改造,实时对交通状况进行AI分析,实现从“车等灯”到“灯看车”,进而为红绿灯下达最优配时方案,主干道实现动态“绿波”,平均停车次数降低约53%,通行效率提升约35%,有效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
变革的背后,同样离不开制度创新的保驾护航。2024年1月,全省首部智能网联汽车管理地方性法规《阳泉市智能网联汽车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以地方立法确九游官网app立全域开放、测试互认等规则,阳泉也成了全国首个全域开放自动驾驶的地级市。
如今,百度、新石器等头部企业已在阳泉形成生态集群,从数据标注到解决方案,从出行服务到场景应用,完整的产业链条正将科技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阳泉的“城市大脑”项目入选山西省十大数字经济成果,其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不仅能精准预测共享单车需求,更能通过实时分析优化公交线路,也让“阳泉掌上公交”App成为市民手机里最常用的应用之一。
从深入大地的车辙,到直抵云端的数据流,阳泉交通建设正经历着一场蜕变,也让“智慧”的基因更加深植于城市血脉之中。